苏向杲
复杂多变、投资者们看的云里雾里的银行理财过往业绩展现,迎来了统一自我约束标准。近日,中银协下达《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行为准则》(以下简称“规则”),对银行理财产品过往业绩的展示标准进行标准。
规则可能会影响很多银行理财产品组织与众多个人和投资者,一经发布便引发广泛关注。据商业银行投资理财备案托管所披露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共265家金融机构和30家银行理财产品企业有存续期投资理财产品,存续期经营规模25.34万亿,投资人总数1.04亿次。
在笔者看来,规则的适度公布,将导致银行理财产品行业乱象得到遏制,并把推动市场长期稳健发展趋势。
最先,“避重就轻”乱相将从源头上获得整治,投资人迈入更加高效、全透明的理财自然环境。以往,一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组织在宣传历史业绩时,只“提取”基金净值表现良好的历史时间区段展现为投资者,以吸引客户购买理财产品。例如,某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近3年基金净值亏本30%,但近3月基金净值增涨10%,银行理财产品组织可以考虑展现近3个月基金净值主要表现,不展现近3年基金净值主要表现,但这种展现形式根本无法揭露该投资理财产品真正收益率与风险全景。
由于此前监管部门对过往业绩展现无明文规定,因而,“提取”区段销售业绩展现的方法被不少银行理财产品组织选用,这类易欺诈投资人的个人行为也经常被抨击。对于此事,规则明确提到“不可有意可选择性展现投资理财产品特殊区段或者部分区间过往业绩”,这有助于充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推动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市场持续发展。
次之,过往业绩对比性提高,逐步推进银行理财产品提升投研能力。对比性提高反映在两个层面:一是过往业绩与业绩基准对比性提高,规则提及“如与此同时展现投资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和业绩基准,应该将过往业绩与同时期业绩基准比照展现”,这有助于投资人评定业绩基准的指导意义和理财公司的投研能力;二是规则规定发布过往业绩计算方式,并规范了不一样运行期限投资理财产品销售业绩展现标准,这极大提升了不一样银行理财产品机构类似理财收益率对比性。总体来看,不同视角回报率可比性的提高,逐步推进理财机构提高投研能力,用实打实的销售业绩获得客户的认可。
三是规则的那一部分规定对比证券基金,有益于银行理财产品平台在大资管时代提高竞争力。尽管规则的那一部分要求及监管部门对公募基金的规定趋同化,但考虑到银行理财产品的特有属性,二者规则可能并不一致。自2022年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宣布迈入“净值化”至今,其运营模式慢慢“公募化”。但是,规则发布之前,相比证券基金,银行理财在过往业绩信息披露上比较宽松,这不利于银行理财产品持续发展,本次规则的出台,不但有利于推动银行理财产品组织合规经营,还有利于推动不同种类的理财机构相互合作。
总而言之,规则的出台充足揭露投资理财产品“卖者尽职、买者自负”的信义义务特点,既维护众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又促进银行理财产品组织合规经营,同时促进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市场持续发展。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定期传播有价值的商业资讯、评论和分析,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