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华大学相关研究小组估计,未来30年(2021年至2050年),中国需要新增碳减排投资约138万亿元,年平均4.6万亿元。
在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约占碳排放总量的88%。换句话说,未来30年,如果我国碳减排投资达到138万亿元,能源将超过121万亿元。
正因为如此,由“碳中和”驱动、以绿色低碳转型为核心的能源革命势不可挡,不断吸引新势力加入,掀起了一场可以具体形象为“碳中和”的全球竞争。
在这场竞争中,以风、光、储、氢为代表的中国清洁能源产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前景难以一帆风顺。目前,光、储等产业链正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风、光等可再生能源输出不稳定,导致电网调度难度加大,“并网难”日益突出。随着我国光、储等行业的发展,相关产品的出口遇到了各种贸易壁垒。就连曾经领涨a股的风、光、储相关板块也不再...
归根结底,市场担心,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将扼杀中国清洁能源的优势,国际经济形势也可能拖累中国的“碳中和”进程。
今年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新型电力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文件;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会议重申,“积极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建设新型电力体系,提高国家油气安全能力”;7月1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强调,“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减碳技术和服务,增加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的投资,参与碳排放和能源交易”。
中国的“碳中和”目标不会动摇,“碳中和”带来的投资规模和能源革命将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例如,碳市场的建立实现了碳减排的资产化和证券化。随着碳排放配额的逐渐稀缺和碳减排资产公允价值预期的上升,“碳金融”可以不断激发需求和创新,不断将碳减排转化为真正的竞争力,从而有效地联动许多行业乃至全社会,更符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回到清洁能源行业,推动能耗双重控制逐步转向碳排放双重控制将抑制“能耗双重控制”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更有效地促进减排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以储能、智能、氢能为节点构建“新电力系统”,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突破“并网困难”等瓶颈提供工具。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清洁能源从不害怕竞争,就像中国的光伏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了“廉价互联网”的关键胜利,赢得了世界领先地位一样!在“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另一面,光、仓储等行业迎来了技术加速迭代,下游需求继续爆发。
大竞争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在坚定的“碳中和”战略下,我国清洁能源必将充满后劲。
7月27日,《证券日报》主办了“2023清洁能源技术资本论坛”,邀请中国领先的清洁能源聚集在一起,展示创新之剑,绘制未来地图,为资本市场清洁能源投资价值重估和中国“双碳”战略的顺利实施做出贡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定期传播有价值的商业资讯、评论和分析,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