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志愿编写王志
6月1日,在我国第一部有关物流包装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快递包装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下称“物流包装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同一天,另一项关于物流包装的强制性国家行业标准《快递循环包装箱》(下称“循环箱国家标准”)也正式实施。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刘佳奇接受《证券日报》编写采访时说,二项新标准的实施,一方面代表着在我国快递行业正加速向翠绿色、低碳环保方面发展,另一方面还对快递行业的总体转型发展产生倒逼机制。
二项快递公司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近些年,在我国快递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据国家邮政总局数据表明,2023年,在我国累计完成快递量1320.7亿件,同比增加19.4%。
在6月1日正式实施的两部物流行业国家行业标准中,“物流包装国家标准”是第一部有关物流包装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分别针对纸制品、塑胶类、纺织纤维类及复合材质类物流包装商品,给出了铅、汞、镉、铬等重金属整体限定要求及独立限定规定,明确了溶剂残留、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等特定化学物质限定规定,并给出了测试方法、抽样制取规定,为快递绿色包装的生产和检验提供技术支持根据。
“循环箱国家标准”确定了嵌入式、可折叠、组合型三种构造的快递循环包装箱;给出了树脂类、绿色植物质类厢体的强度要求,及其成箱工艺性能、尺寸大小尺寸公差、环保等技术标准和测试方法;提出了快递公司循环包装箱电池循环次数、标签等提议,正确引导创建包装木箱循环系统运维管理系统。
“强制标准具备法律层面的强制和约束,不容许以任何借口或方法违背、变动,规定有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推荐性标准,则更多地依靠公司的自行选用和市场机制,能够起到标准和指导的功效。”辽宁省同方法律事务所胡明明律师在接纳《证券日报》编写时指出,强制标准宣布出台后,经营管理快递服务的企业需要优先采购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商品,应用符合我国强制标准的包装食品。
新趋势财运创办人赵少华岩接受《证券日报》编写采访时说:“生鲜冷链、乡村收寄、仓配一体等新型业态层出不穷,自动化技术、信息化管理、数智化转型、生态化全方位加快。二项新规范融合近些年快递行业的发展趋势实践活动,融进了新技术应用、创新模式、新成就,二项标准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快递行业的绿色发展理念。”
翠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
“伴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快递公司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大的产业链,而包装是快递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奥优国际性老总张玥觉得,二项我国标准的实施取决于标准快递行业的外包装个人行为,降低对环境和身体健康的危害。在其中,“物流包装国家标准”更加清晰地要求快递包装材料中重金属和特殊物质限定,保证物流包装的安全性环保的性能。与此同时,这些标准也有助于降低快递包装材料的形成,进一步推动绿色物流行业发展。
我国企业资产同盟副会长柏文喜觉得,二项我国标准的实施,为提升物流包装物环保安全度,有助于降低物流包装物的污染,尽可能减少网络资源的需要。
在物流行业包装‘规范化、循环系统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变成必然趋势并得到广泛认同的前提下,快递行业的翠绿色低碳发展也在加速推动。例如,圆通已经在仓储物流、运送、外包装等各个方面获得了绿色发展理念成效。
据圆通执行董事、首席总裁潘水苗近日在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详细介绍,企业在绿色管理上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发展战略,自行研发了“碳排放量”智能化智能管理系统。经系统软件统计分析,2023年企业每票快递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19.20g;在绿色运输上,企业在杭州亚(残)运会期内,引进110辆新能源技术箱式货车,减少运送碳排放量;在绿色快递项目中,企业全年度应用循环再生物流包装的包裹超2亿件。与此同时,公司已深入推进绿色园区基本建设,在好几处分拨中心资金投入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设备总计铺装总面积达6.42万平方。
“翠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成为了物流企业培育将来竞争优势的有力抓手。”赵少华岩觉得,快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的,低碳环保是不可回避的课题研究,业内企业应当增加翠绿色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能源消耗为主要目标,在仓储物流、运送、分捡、外包装、装卸搬运等全流程,都需要完成节能低碳发展。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定期传播有价值的商业资讯、评论和分析,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