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钊
最近,各地证监委公布行政处罚决定书,直取内幕消息泄漏难题。在其中,浙江证监局公布,盛洋科技老总之嫩叶盛洋做为内幕信息知情人,在一次聚会中提议3名老同学交易企业股票,最后以上4人以及董事长司机均挨罚,罚没款金额合计超2300万余元。除此之外,天津证监局、福建证监局也陆续公布某内幕信息知情人将微信群内的内幕消息泄漏及在内幕消息比较敏感期限内某发售公司实控人瞒报真实身份卖豪华车炒股票等相关实例。
内幕消息背后,通常蕴藏着巨大的利益引诱。投机商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在利益下甘愿挺而走险。不但破坏市场公平交易纪律,也严重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近些年,中国在严厉打击内幕消息泄漏层面取得了一定进度。比如,新证券法大幅提高了对有关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良好的威慑。但是,内幕消息泄露的个人行为仍经常发生,泄露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形式更为隐敝,给监督机构行政执法带来极大考验。
在笔者看来,内幕信息知情者、上市企业及其监督机构需三方协力,预防内幕消息泄漏。针对内幕信息知情人来讲,应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严格管束行为。内幕消息泄漏本质上是对法律轻视以及对于债权人权益的不良影响,内幕信息知情人应铭记重要职责,切忌抱有侥幸心理测试法律的底线。
针对上市企业来讲,应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升预防水准。上市企业内部结构管控是预防内幕消息泄漏的重要一环,从过往案例来看,部位上市企业针对内幕消息的监管依然存在存在的不足,大多数情况下全是开展过后挽救并非事前预防。近年来,近380家上市公司公告了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有效防控了内幕消息泄漏风险性。将来,上市企业应进一步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和加强对内幕信息知情人的监管,提高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规范水准。与此同时,应加强核心岗位和敏感环节管控,避免内部员工利用职务便利非法获取和泄漏内幕消息。
对监管机构来说,可以借助技术手段提升监管能力。现阶段,资产市场监管体系正逐步完善,内幕消息泄漏个人行为明显降低,但错综复杂的市场情况以及各种“花样”泄漏方式,也使管控遭遇一定的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监督机构能通过强化对数据库加密、身份验证等手段的使用,进一步强化对相关行为严格监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定期传播有价值的商业资讯、评论和分析,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