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沈阳这座老工业城市正在以数智化技术重塑产业框架,一条从"钢带"到"智带"的转型之路日益明晰。这不仅是东北振兴的一个缩影,更是传统产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典型范例。
有人指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并非简单的产业置换,而是在智能化基础上实现产业升级。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传统产业要借助这一机遇实现突破,关键在于把握"三个转变"。
首先,要从局部推进转向整体重构。建议构建"智能共同体",激活产业集群的新动能。辽宁的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重工等产业优势明显,在新一轮智能化改造中,可以打造世界领先的工业母机产业集群。具体来说,可以组建行业级AI创新联盟,推动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共建数字孪生平台;设立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基金,重点支持"链主"企业建设共享平台;加速开发行业专用的大模型。
其次,要从技术应用转向生态培育。建议各地建立AI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开放智慧矿山、数字工厂等示范场景;建立"场景清单+技术攻关"的对接机制,推动AI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完善收益分享机制,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最后,要从被动改造转向主动创新。培养"数字新工匠"是关键。例如,在沈阳鼓风机集团,"老师傅+AI"的模式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建议系统采集老工匠的技术经验,建立"数字工匠"培养体系;创建行业知识共享平台,搭建工艺知识图谱库。
当前,智能车间的数据流、数字矿山的机器人、智慧空域的无人机群等都在展现出老工业基地的新活力。这种产业变革的本质,在于用创新技术激活传统动能,从而释放出持久强劲的发展动力。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